2020年以来,汉滨区纪委监委结合日常信访宣传、信件处理、信访反馈等工作,推进落实信访举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切实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有效推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
开展信访宣传多样化。结合信访举报宣传年活动的开展,区纪委监委广泛宣传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职能、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办理原则和程序,把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易理解”作为宣传要求,提高纪检监察职能的群众知晓率,扩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引导党员、群众从“要举报”向“会举报”转变。区纪委监委干部深入全区各镇(街道办)、部门(单位)、社区、企业、信访人家中,通过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宣讲、印发宣传彩页、悬挂横幅标语、播放电子标语、制作宣传展板、转发宣传短信等方式,实现全区27个镇办、383个村(社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全覆盖。创新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封举报信的旅行》微视频,在省市区纪委网站刊发信访宣传稿件20篇,通过多种方式将信访举报宣传年活动做实做细,营造有序信访举报秩序。
探索信访场所标准化。按照当前来访接待场所安全、保密、便民的工作要求,汉滨区纪委监委新建三间来访接待室,按功能分为领导接访室、候访室和来访接待室开展日常来访接待,安装配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控系统,配备专用保密电脑、扫描仪、高拍仪、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保密柜等办公设备,以及饮水机、沙发椅、纸巾等便民设施,完善检举控告相关制度并上墙,同时配备安保人员引导来访群众,维持信访秩序。
处理信访举报规范化。严格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完善制定《汉滨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对接收、受理、办理、处置环节进行规范,做到精准分类、精准录入、精准分流,提高办信效率。一是实行举报线索专人集中管理,分类建立扶贫领域、民生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12类信访举报专项台帐,将拟办意见、领导批示、处理方式等情况逐项登记,确保信访举报数据真实准确,办理过程清晰规范。二是按照《汉滨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对今年以来接收的932件检举控告信访件严格落实受理、登记、排查、转办、督办、反馈、备案等环节规范要求,避免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造成的线索遗失、重复调查、积压不查等问题。三是区纪委监委对所有受理的信访件严格实行销号管理,按照办理时限要求,通过电话督办、发函督办、约谈督办、通报督办等方式予以督办,信访室对转下级信件的督办情况及时向联系片区常委及纪检监察室反馈,各纪检监察室随时掌握联系镇办及派驻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受理、办理情况,并在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中予以督办。今年以来,经批准信访室共发函督办273件、电话或当面督办55件,委机关主要领导在各类会议提醒通报督办5次165件,各纪检监察室日常监督工作中督办6次,无超出规定范围督办现象。四是严格信访会审制度落实,查结后的信访材料按审核程序经委协管领导、包联纪检监察室把关审签后,统一由信访室录入信访台账销号,促进信访工作责任落实。
落实反馈回复常态化。制定《汉滨区纪检监察机关实名检举控告核实告知工作办法(试行)》,实行受理告知、双向承诺制,一方面受理机关作出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实行对举报人的保护,对实名举报实行按程序受理处置的承诺,另一方面举报人要向受理机关作出办理期间不再越级或多头上访和在组织调查时提供真实情况配合调查承诺,让信访人为自己提供的线索负责。完善《汉滨区纪委监委匿名检举控告办理适度公开制度》,继续加大匿名信访举报适度公开机制工作力度,在匿名举报问题查结后15日内,对反映各级“一把手”容易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查结后与事实出入较大的匿名信访举报问题,通过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信访答复会、党务政务公开等方式,将匿名信访举报的问题线索调查处理情况适当扩大范围进行公开反馈,变“匿名”为“透明”。
紧抓举报平台信息化。根据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系统检举举报平台推广部署工作的要求,区纪委监委信访室会同委办公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等部门,积极推进来访、12388网络举报受理系统的设施完善和优化升级工作。按照省市纪委平台建设统一部署要求,我区已开通来访接待系统,目前已开通来访接待系统,新购置39台VPN,网络专线已保障至各镇办和区派驻纪检监察组,基层版硬件已部署到位,测试录入工作已有序开展,确保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检举举报处理信息横向和纵向闭环任务按时完成。
业务培训专业化。依托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全员培训,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将对信访受理、信访办理、检查督办以及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实名检举控告核实告知、匿名举报的适度反馈、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和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重要环节予以培训,提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处置信访工作的能力素质。